什么样的学校食堂管理模式好?
2019-05-17
目前,全国上下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其实,不管是做事情,还是评判是非,都应该先明确价值标准。
2015年5月12日,《海南日报·教育周刊》刊登的“学校管理食堂:给学生实惠”,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,催生了一场“什么样的学校食堂管理模式较好?”的热议。这是一件大好事,因为只有辩论才能分清是非,只有讨论才能产生真理。
笔者认为判断学校食堂管理模式好坏的价值标准就是群众利益至上,学生健康至上,也就是给学生的实惠。文中报道的定安平和、屯昌和琼中民族三所思源实验学校正是秉承群众利益至上,学生健康的价值标准,坚持让人民满意的办学理念,一切从学生的利益出发,积极干事,主动作为,敢于担当。克服重重困难,学校管理食堂,一餐4元左右,学生就能吃饱、吃好,保证学生身体健康,难能可贵,应该为他们点赞!
更应该为之点赞的琼中县委、县政府和教育局,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执政为民和教育为本的执政理念。他们把教育作为极大的民生,保障公益性;投入2890万元建设学校食堂,作为2015年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。特别是作为一个国家贫困县,能坚持“再穷,不能穷教育,再难,不能难孩子;穷县要办富教育”,难能可贵。重视食堂,就是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,只有学生的健康,才能有民族的复兴,很有远见卓识,值得称赞。
目前,国家和海南省多部门明确规定,学校食堂应自主经营,统一管理,不得对外承包,但是,在实际中难以落实,为什么?
笔者认为原因有三种。
一,学校管理难度大,困难多。先是食堂管理是一门科学,必须懂得营养学、烹饪等专业知识;其次是食堂采购资金量大,环节复杂,漏洞多,难以监管;再次是人员、设施、加工、售饭等很多繁杂工作,管理量大;另外还有人员工资、食品安全等很多困难。需要校长有特别强的责任心,一切为了学生,主动作为,廉洁自律,否则校长不愿意,也管不好食堂。
二,食堂利益巨大,外部干预多。学校食堂存在很大的利益诱惑,想承包食堂的人很多,所以,多数食堂对外承包。
三,社会上对学校食堂经营情况了解不够,没有形成共识。认为学校没有能力经营好食堂,或者认为学校经营食堂同样存在利润,甚至有可能滋生腐 败。
学校自主经营食堂,进货验收付款,都有一整套阳光操作流程的。以昌江思源学校为例,学校自主经营食堂,严格执行国家规定,加强人员培训,健全管理制度,杜绝各种漏洞。原料采购由两人复称、验收、签字,每天购买物品的数量、价格在网上公布,接受监督;每月结账,后勤领导要清查食堂的收支情况;每学期教师代表要清查食堂账目,并向教师公布。
食堂对外承包,从实践来看,饭菜价格偏高,而且不能减轻学校的负担。承包者往往更多考虑赚钱,忽视质量、卫生和食品安全,而且往往不服从学校管理,学校没有办法,给学校造成更大卫生问题和安全隐患。
没有一种十全十美的食堂经营模式。我们只能从学生的利益出发,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。毫无疑问,学校管理食堂是有利学生的管理模式。这也是国家和省要求学校食堂自主经营,统一管理,不得对外承包的原因。当然,学校要真正管理好食堂,还需要教育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管理,需要家长和师生的参与和监督,更需要校长和学校领导的责任心、爱心、吃苦耐劳和清正廉洁。